龙隐岩摩崖石刻

龙隐岩摩崖石刻
在桂林市七星山瑶光峰山脚。
传为老龙隐居的地方,故名。
因岩洞象个布袋,又叫布袋岩。
岩北有个小洞,洞中一石乳,状似海螺,故名海螺侗。
侗中有滴玉泉,相传为泡茶名泉。
龙隐岩高明宽敞,冬夏宜人。
岩多石刻,明人称为“壁无完石”。
石刻中宋刻占一半以上。
著名的有《元祐党籍碑》。
北宋崇宁四年(1105年)宰相蔡京将司马光、文彦博、苏轼、黄庭坚等三百零九人,列为元枯好党,由宋徽宗赵佶下令全国刻石立碑,次年又下诏尽毁。
这块碑是庆元四年(1198年)由元祐党人梁焘的曾孙、静江府铃辖梁律重刻,是全国仅存最完整的一块。
此外还有石曼卿的巨鹿介题名,米芾、程节唱和诗,颜延之的《五君咏》碑等。
《五君咏》字是黄庭坚书写,原刻在独秀峰读书岩前五咏堂,后毁。
清代梁章鉅重刻。
解放后据拓本再次重刻藏于此。
岩南的崖壁上清康熙四年(1665年)刻的观音像,形象丰满,线条刚劲,堆髻上还有三个小头像。
洞口原有北宋熙宁建的释迦寺,旧为桂林四大名寺之一,1964年改建为藏碑阁。
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решить контрольную работу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